中庭闲徙倚。
试灯时节,试香天气。
雪意垂垂,酿得春寒似水。
叠鼓严城暗数,看密炬、频销残穗。
风又起。
迷离月晕,小窗深闭。
几处佳宴传柑,唤银甲弹筝,绣巾香腻。
纵觅欢场,无奈心情不是。
颠倒江南归梦,只绕遍、玉梅花底。
空引睇。
迢迢夜云千里。

【注释】

玉漏迟:唐教坊曲名。正月十三日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俗以“上元”为年中第一佳节。

试灯:指试放花灯,点起灯火,以示庆祝节日。

“雪意”句:形容初春的天气寒冷似雪。

叠鼓:古代用木制长筒状乐器击鼓。

密炬:密集的灯火。

风又起:风吹起来了。

迷离月晕:模糊不清的月亮形状。

几处佳宴传柑:几家宴会里传来吃柑橘的声音。

银甲弹筝:银色盔甲装饰的琵琶手在弹奏琵琶。

绣巾香腻:绣有花朵的头巾散发出芬芳的香味。

纵觅欢场:虽然想寻找欢乐的地方。

江南归梦:梦中回到了江南。

只绕遍、玉梅花底:只有围绕在玉梅树下(指月)。

空引睇(zhǐ 睇):徒然地看着。

迢迢夜云千里:遥远的夜晚云雾缭绕着千山万水。

【赏析】

《玉漏迟》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景色和心情的作品。

诗的开头描绘了正月十三夜晚的景色和气氛。诗人通过“试灯时节”“试香天气”“雪意垂垂”等词句,生动地勾勒出初春的寒冷气息和元宵节的喜庆氛围。诗人通过对初春寒冷的描绘,表达了对节日热闹景象的喜爱和期待。

诗人转向对元宵节夜晚的具体描写。“叠鼓严城暗数,看密炬、频销残穗”,通过描述城市中鼓声阵阵、灯光闪烁的景象,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诗人通过对鼓声响起、灯光闪烁等细节的描绘,传达出对节日热闹气氛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节日繁华背后的孤独感和无奈之情。

“风又起”三句,诗人转而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风和月景。“迷离月晕,小窗深闭”,通过描绘朦胧的月晕和小窗深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月晕和窗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节日宁静氛围的欣赏和内心的感受。

诗人转向对于江南归梦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只绕遍、玉梅花底”,通过描绘玉梅花下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玉梅花下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情感寄托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节日热闹背后孤独感和无奈之情的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于元宵节夜晚景色和气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节日热闹场景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于节日热闹背后的孤独和无奈之情的表达。诗人通过对元宵节夜晚具体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