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田万朵仙云堕,名花幻成奇绝。
玉骨竛竮,冰魂缥缈,不识人间炎热。
看来总别。
似梦入瑶台,月华如雪。
未信炎州,出尘有此好标格。
碧纱橱畔销暑,玉壶曾贮处,一样莹彻。
冷艳疑销,空香欲化,频向枕函边觅。
仙姿谁匹。
怕素柰青栀,比来差劣。
澹到无言,满庭凉露白。
齐天乐 茉莉
介绍
《齐天乐·茉莉》是杨芳灿创作的一首词,以描绘茉莉花的清丽和高洁著称。在介绍文学作品时,我们通常关注的是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其艺术价值等。
《齐天乐·茉莉》的创作背景与杨芳灿的生平经历紧密相连。杨芳灿(1753—1815),字才叔,号蓉裳,为清代金匮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不仅精通诗歌,而且对词赋亦有独到的见解和创作。在杨芳灿的诗词创作中,词牌“齐天乐”常被用来表达其对于自然美、情感或哲理的思考。而这首《齐天乐·茉莉》便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诞生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茉莉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共鸣。
从艺术成就上来看,《齐天乐·茉莉》体现了杨芳灿在词作方面的深厚功力。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语言技巧,将茉莉花的外在美与内在精神巧妙地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词中的“琼田万朵仙云堕,名花幻成奇绝”一句,便生动地描绘了茉莉花如梦如幻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此外,“玉骨竮,冰魂缥缈,不识人间炎热”等句子,则进一步突出了茉莉花超然物外的高洁气质。
在文化影响方面,《齐天乐·茉莉》不仅展现了杨芳灿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往往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而杨芳灿的这首词恰好捕捉到了茉莉这一特定花卉的独特韵味,使之成为传递情感和哲思的载体。这种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使得《齐天乐·茉莉》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记录,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齐天乐·茉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是杨芳灿艺术创造力的体现,承载着他对自然美和高洁品质的追求。同时,它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对于研究清代文学、自然美学以及文人情怀的人来说,这首词无疑是宝贵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