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珍珠兰

疏花隐叶浑难认,清宵露痕微泫。
细袅冰丝,斜穿翠缕,瑟瑟宝珠成串。
兜娘试剪。
爱插向兰云,倚风轻颤。
一斛楼东,向人憔悴诉清怨。
疏帘刚逗新月,坐来冰簟滑,漏箭初转。
乍觉生香,如闻吹息,惯惹离人肠断。
愁深梦浅。
问碧影纤纤,甚时重见。
剩有清芬,夜凉浮茗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珍珠兰》是清朝诗人杨芳灿创作的一首词,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著称。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杨芳灿,清代文学家,著有《翼率斋稿》和《芙蓉山馆诗词稿》,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 创作风格:杨芳灿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其作品往往流露出一股清高脱俗之气。
  1. 作品原文
  • 疏花隐叶浑难认,清宵露痕微泫。
  • 细袅冰丝,斜穿翠缕,瑟瑟宝珠成串。
  • 兜娘试剪。爱插向兰云,倚风轻颤。
  • 一斛楼东,向人憔悴诉清怨。
  • 疏帘刚逗新月,坐来冰簟滑,漏箭初寒。
  1. 艺术特色
  • 意象描绘:词中通过“露痕”“宝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美的氛围。
  • 情感表达:通过对珍珠兰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感怀。
  • 结构布局:《齐天乐·珍珠兰》采用了传统的词牌形式,语言典雅,情感真挚。
  1. 文化意义
  • 审美价值:该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文人墨客的审美追求。
  • 历史传承:作为清代的诗词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当时的文学风貌,也是了解清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齐天乐·珍珠兰》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也使其成为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诗词的风格特点以及作者杨芳灿的创作才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