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冰厨、吴盐如雪,满盘鹤顶初破。
年年笋老樱残后,便盼洞庭烟柁。
园叟过。
看拎到、筠笼翠箬重重裹。
匀圆百颗。
笑娇小吴娘,玉纤拈处,先怕粉裙涴。
闲销暑,露井水亭清坐。
不须料理茶磨。
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
谁饷我。
况消渴、年来最忆吾家果。
归田愿左。
便买夏论园,山资未辨,作计甚时可。
摸鱼儿 杨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 杨梅》并非辛弃疾的作品,而是清代词人杨芳灿的词作。杨芳灿的这首词作《摸鱼儿·杨梅》,虽然不是出自辛弃疾之手,但同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杨芳灿的生平和作品都值得一提。杨芳灿(1754—1816),字才叔,号蓉裳,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杨芳灿不仅工于骈文诗词,还创作有《芙蓉山馆诗词稿》等多种作品,显示了他广泛的文学才华。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以及对自然的感悟,这与辛弃疾的创作风格有一定的相似性。
分析杨芳灿的《摸鱼儿·杨梅》可以发现,词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杨芳灿通过对杨梅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杨梅的美丽,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这样的描写手法,既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通过杨芳灿的《摸鱼儿·杨梅》可以观察到清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细节的关注。在那个时代,文人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杨芳灿的作品也不例外。这种关注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学艺术水平,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窗口。
杨芳灿的《摸鱼儿·杨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自然美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仅是对杨梅这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更是对生活情趣、自然之美的赞颂。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看到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受,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美和文化内涵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