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 鞭春

鲜云乍卷,丽景初舒,箫鼓晴郊闹。
朱幡翠葆。
纷成队、儿女拦街欢笑。
蹄莹角矫。
讶刻画、形模偏肖。
待来朝、扑散香尘,看彩丝争袅。
陌上春泥融了。
渐软红吹涨,花信先到。
玉骢騕袅。
寻芳客、别有珊鞭萦绕。
田家相报。
听远树、架犁催晓。
好呼童、饭犊烟坡,劝东畲耕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解语花·鞭春》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民间喜庆活动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

  1. 诗词原文
    鲜云乍卷,丽景初舒,箫鼓晴郊闹。
    朱幡翠葆,纷成队儿女拦街欢笑。
    蹄莹角矫,讶刻画、形模偏肖。
    待来朝、扑散香尘,看彩丝争袅。
    陌上春泥融了,渐软红吹涨,花信先到。
    玉骢騕袅,寻芳客别有珊鞭萦绕。

  2. 诗词赏析

  • 春天的描写:《解语花·鞭春》开篇即以“鲜云乍卷”和“丽景初舒”描绘出春天的生机盎然,用“箫鼓晴郊闹”形容节日的热闹氛围,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景象。
  • 儿童的欢乐:诗中的“儿女”形象活泼可爱,他们拦街欢笑,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
  • 动物的活动:“蹄莹角矫”“蹄莹角矫”形容了骏马的健壮,“彩丝争袅”则描述了人们为庆祝春天到来而制作彩带的情景,增加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 自然的变化:诗中通过“陌上春泥融了”和“渐软红吹涨”等描写,表现了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 主题思想:全诗贯穿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新生活的期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语花·鞭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更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喜悦。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