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 咏栀子花

涂香晕色,腻粉团酥,产瑶池仙境。
梅风乍拂,看六出、差与雪花相近。
晶盘贮水,常伴得、玉纤清润。
笑绮窗、对此同心,也算合欢蠲忿。
朝凉恰好梳头,称蝉翼轻分,斜压云鬓。
菱花月满,钗朵重、不减旧时丰韵。
多情蛱蝶,又栩栩、飞来相并。
误几回、梦醒纱橱,寻遍小屏山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瑶花·咏栀子花》是一首出自清朝诗人杨继端的咏物诗。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杨继端,字玉阶,号石田,清代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生平事迹在史书中有所记载,以才华横溢著称。
  2. 诗歌原文:《瑶花·咏栀子花》是一首描绘栀子花的诗,全诗如下:“涂香晕色,腻粉团酥,产瑶池仙境。梅风乍拂,看六出、差与雪花相近。晶盘贮水,常伴得、玉纤清润。笑绮窗、对此同心,也算合欢蠲忿。”。
  3. 艺术特点:《瑶花·咏栀子花》在艺术手法上颇具匠心。首句“素华偏可喜”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栀子花洁白无瑕的赞叹;二句“的的半临池”则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舞的姿态,形象生动;“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进一步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赋予栀子花以生命力和动态美。最后一句“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则是通过对光影变幻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4. 文化价值:作为一首咏物诗,《瑶花·咏栀子花》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还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之中,感受到栀子花的独特魅力及其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瑶花·咏栀子花》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一次深刻诠释和表达。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这首作品都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与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