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海棠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
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
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
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
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
欲系好春无气力,迟日恹恹低亸。
残梦初徊,宿酲犹倦,判得销魂我。
高烧银烛,夜深休放花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海棠》是一首宋代杨继端创作的词。这首词不仅描绘了海棠的娇柔美丽,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

  1. 作者介绍
  • 时代背景:《百字令·海棠》创作于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氛围浓厚,诗人、词人辈出,形成了独特的诗词艺术风格。
  • 作者生平:杨继端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其词作多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 词作原文及翻译
  • 原文: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
  • 翻译:是谁在彩丝中为海棠姑娘佩戴,仿佛她像红儿那样等待聘礼?锦帷绣帐被春天紧紧锁住。她的粉妆本是燕脂般的颜色,画得如此轻盈又婀娜。她虽柔弱却不曾经受风霜,娇嫩时更带着雨露的芬芳,春风似乎难以触及她那细微的痕迹。
  1. 词作赏析
  • 描写手法:通过细腻的笔触,如“锦帏春锁”、“弱不经风”、“春有痕难裹”,生动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与娇柔。
  • 情感表达:词人不仅赞美海棠的自然美,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之情,体现了词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1. 文化内涵
  • 象征意义:海棠花常常象征着高洁、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杨继端的词作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精神的内在美。
  • 历史地位:海棠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地位,历代文人对其赞美有加,杨继端的这首词无疑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1. 影响与评价
  • 艺术成就:作为宋代词坛上的重要作品,《百字令·海棠》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影响了后世的词人。
  • 文化价值:该词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诗歌文化遗产,也为后人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的审美情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杨继端的作品《百字令·海棠》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