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 九日同人龙山秋禊待月而归,分韵得泻字

溪山入画。
秋意真潇洒。
暝色空蒙烟欲化。
柳外青帘低亚。
寒叶吟风舞香鹧。
碧山社。
依然古庭榭。
提往事、等飘瓦。
问何人笔底春涛泻。
笑插茱萸,好扶残醉,愁听城头鼓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淡黄柳 九日同人龙山秋禊待月而归,分韵得泻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与友人一起到龙山举行秋禊仪式时的情景:

王维 (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和画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主,擅长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生情感的结合。王维的诗作多描绘山水之美,善于捕捉大自然中微妙的变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他的作品如《鹿柴》、《竹里馆》等都是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秀篇章。

在这首《淡黄柳 九日同人龙山秋禊待月而归,分韵得泻字》中,王维用“淡黄柳”来形容秋天的柳树,表现出一种淡淡的黄色,这种颜色与秋天的氛围相呼应。诗的开头描述了重阳节时与友人一同前往龙山秋禊的场景。秋禊是一种古人在特定节日举行的祭祀仪式,常在河边或水边进行,象征着祈求健康、幸福和长寿。

诗中还提到了“待月而归”,意味着在月光的陪伴下结束聚会。这里的“待月而归”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月色,也反映了一种静谧和平和的氛围,与秋天的萧瑟和离别的情感相结合。最后,作者通过“分韵得泻字”这个环节,展示了与朋友们交流时的愉快氛围。

《淡黄柳 九日同人龙山秋禊待月而归,分韵得泻字》是王维在唐代一个典型的文人雅集中所作的诗篇,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