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觅飞泉乳雪,独行残月高峰。
长笛一声云杪,不知何处琼宫。
春申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申涧》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清代文学作品,由王士禛创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赞美。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风格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诗人简介
- 王士禛: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子真,一字贻上,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人。他是清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与朱彝尊、杜濬并称“清词三大家”。王士禛在诗歌创作中擅长运用典故和比喻,其诗风清新脱俗,被誉为“神韵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诗歌原文
- 《春申涧》的原文如下:
望涧亭边野望新,明流秀嶂碧粼粼。
青山终古连秦坞,珠履何年问楚人。
冰雪倒悬三峡水,风烟遥接五湖滨。
李园已事成荒草,太息
- 诗歌赏析
- 景美情深:首联“望涧亭边野望新,明流秀嶂碧粼粼”描绘了春天涧旁亭子的美景,明流的泉水清澈见底,秀美的山峦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历史联想:颔联“青山终古连秦坞,珠履何年问楚人”则通过“青山”、“秦坞”和“楚人”等词汇,引发了对历史和传说的遐想。这里既有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也有对历史沧桑之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厚重的历史感。
- 自然与人:颈联“冰雪倒悬三峡水,风烟遥接五湖滨”通过对冰雪与风烟的描绘,表现了冬日里大自然的奇观。这里的“三峡水”与“五湖滨”不仅是地理上的连接,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 情感寄托:尾联“李园已事成荒草,太息”则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流露。李园的废墟象征着过去的繁华和荣耀,而如今只剩下荒芜的草地,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哀叹。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 文学地位
- 《春申涧》被认为是王士禛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王士禛诗歌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清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春申涧》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歌,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歌在表达人类情感和思考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