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盛宣怀联

盖棺定千秋,未竟厥施,公为实业开山祖;
漏舟同一哭,倏然待尽,我亦浮家蹈海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盛宣怀联》是一首由清朝诗人沈庆瑜所创作的挽联,用以纪念盛宣怀的功绩与去世

沈庆瑜以沉痛的心情创作了这副对联。这副挽联通过深情的文字表达了对盛宣怀一生功过的肯定和对其逝世的哀悼。盛宣怀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不仅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实业家,也是洋务运动的积极推行者之一。他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都有显著的贡献,其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

盛宣怀在政治及经济领域有着不凡的成就。他曾历任多个要职并大力协助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作为邮传部尚书,他对铁路建设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促进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盛宣怀还曾因川汉、粤汉干线路权的抵押而激起广泛的社会反响,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

沈庆瑜在挽联中不仅回顾了盛宣怀的政治成就,也提到了他的个人品质和历史贡献。挽联开头提到的“百余战成再造奇勋”突出了盛宣怀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此外,盛宣怀以其卓越的管理能力和远见卓识,被人们称赞为“一只手能捞十六颗夜明珠”的洋务实干家。这些赞誉表明他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文学鉴赏方面,《挽盛宣怀联》展现了清末诗人对盛宣怀的深厚感情和崇高评价。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盛宣怀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其逝去的哀思。通过对盛宣怀生平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他无私奉献和为国家付出的敬意。这种情感的传达使得这副挽联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缅怀,更是对一种精神的传承。

《挽盛宣怀联》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盛宣怀生前功业的颂扬和对其不幸遭遇的悼念之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诗,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位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