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七月十五夜与连仲甫小万柳堂宴集二首 其二

淞波一曲隔尘凡,寂寂松关夜不缄。
江上空亭饶水竹,坐中明镜看风帆。
客来呼酒延新月,花里裁诗检玉函。
徙倚不知更漏永,梦回露湿紫蕉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名作,出自他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八。它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宴会的场景,通过描写宴会上的人物和活动,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丁未七月十五夜与连仲甫小万柳堂宴集二首 其二”描述了诗人在丁未年的七月十五夜与朋友连仲甫在小万柳堂举行的宴会。丁未年指的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而七月十五夜则是指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道教认为可以驱邪避凶的上元节。

在诗的中间部分,作者描述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灯火辉映下,笑声传四方。”这句诗表达了宴会中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同时,“琴瑟和奏鸣,歌声飘荡扬”也展现了宴会中的雅致氛围,琴瑟和奏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表达情感,而歌声则代表了宴会中的娱乐活动。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他鼓励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欢乐时光,不要辜负美好的时光。

《丁未七月十五夜与连仲甫小万柳堂宴集二首 其二》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