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二 (壬戌)

松柏张秋维,园馆生夕阴。
蔽亏尚未已,萧飒无留禽。
随阳众所乐,憩夏昔所任。
徒闻蟋蟀鸣,仿佛枫树林。
入耳暂无虑,察物惟伤心。
嗟民独靡依,不闻发悲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松柏张秋维,园馆生夕阴。蔽亏尚未已,萧飒无留禽。”这几句来自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黄节的作品《杂诗其二 (壬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季节的景象,以松柏为景,展现了深秋的自然风貌,通过对比松柏的挺拔与园林的凋零,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诗的前两句“松柏张秋维,园馆生夕阴”通过具体的景象勾勒出秋天的特征:松柏在秋天仍然挺立,而园林则笼罩在暮色之中。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季节更迭的必然性,也象征着生命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状态。同时,诗人通过对松柏的描写,传达了坚韧不屈的精神特质,暗喻了自己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态度。

“蔽亏尚未已,萧飒无留禽”进一步描绘了晚秋天空中的景象,暗示着万物的衰败与生命的终结。诗人通过“蔽亏”与“萧飒”等词汇的使用,传达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情绪,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宿命感。

《杂诗其二 (壬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黄节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和哲学理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来审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