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涓涓泉,浮花稍南注。
洼池著略彴,几树炫芳雾。
临流绯影合,镜榭绿意度。
于焉敞神界,化乐得安步。
相随稚颜融,寒尽出秀句。
候虫乍闻声,蝉鸣未容赋。
少俟黄鹂音,乘时作韶濩。
清明挈劼子孝陵卫看花并至二道沟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挈劼子孝陵卫看花并至二道沟 其二’这首诗是黄浚所作,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时游览蒋山花海的所见所感。
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中提到“条风回春姿”,说明春风已经开始吹拂大地,万物复苏。接着写到“绝涧乱红碧”,形容溪流两岸的景色,以及“洼池著略彴,几树炫芳雾”,描述了池塘边的小道和几棵树木,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这些描述共同勾勒出了一幅春天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此诗采用了典型的景物描写。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致描绘,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生动的画面。例如,“浮花稍南注”一句,通过水流带动花朵飘洒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春天生命力的盎然。这种通过具体景物来传达情感和意境的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从历史文化背景上看,这首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中。蒋山花海位于南京市,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在古代,文人雅士常在此赏花、吟诗作赋,因此,诗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风貌。
‘清明挈劼子孝陵卫看花并至二道沟 其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景描绘的经典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