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山青桕如火,桐江江清沙胜雪。
轻车来看好江山,图画不如何待说。
酒帘飏取富春名,盘脍槎鳊信鲜洁。
青山咫尺不归隐,当食思之自叹噎。
辍杯听话严滩游,泷如碧玉疑不流。
苍烟四合不可往,欲以短歌申古愁。
钱江自吞桐江吐,画眉不飞白雁语。
谢翱作宾严光主,忍信荒寒遂终古。
游桐庐小饮望钓台不能至用陆务观桐江行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桐庐小饮望钓台不能至用陆务观桐江行韵》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此诗为作者在游桐庐时所作,通过描绘桐庐的风景、人物以及作者的所见所想,表达了对自然美、人文情怀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一、作品原文
游桐庐小饮望钓台不能至用陆务观桐江行韵二首
桐庐小住几经春,不独江山似洛神。
竹树阴中人意远,水云深处客愁深。
醉归犹记临皋雪,梦断空怜剡县琴。
莫笑登高怀远事,且须酣畅送芳辰。
桐江之畔多奇士,风骨如君世所稀。
自叹老来无好语,聊将清兴寄新诗。
二、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范成大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 “桐庐小住几经春”:这里描绘了作者在桐庐的小住经历,暗示了他与这里的山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 “不独江山似洛神”:通过比喻,将桐庐的自然景观与洛神赋中的意象相联系,赞美桐庐之美,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 “竹树阴中人意远”:描写了作者在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深远意境,体现了他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
- “水云深处客愁深”: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寥,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 “醉归犹记临皋雪”:回忆了一次饮酒赏雪的经历,展现了他的豁达与豪放。
- “梦断空怜剡县琴”:表达了对故乡音乐文化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 “莫笑登高怀远事,且须酣畅送芳辰”:劝慰友人不必因离别而伤感,而是要以酒会友,尽情享受这段美好的时光。
- “桐江之畔多奇士,风骨如君世所稀”:赞颂了当地人士的卓越风骨,也表达了对这种人格魅力的钦佩和向往。
- “自叹老来无好语,聊将清兴寄新诗”:作者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无法说出更多美好的话语,但仍然选择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趣。
三、创作背景
《游桐庐小饮望钓台不能至用陆务观桐江行韵二首》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范成大选择了远离喧嚣,到桐庐这样的山水间寻求心灵的慰藉。他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抱负,同时也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情操。
四、艺术特色
-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范成大的诗歌语言优美,充满了音乐性和画面感。他的诗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 善于运用典故:范成大的诗歌中常常引用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他的诗歌内容,也使得他的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 注重情感表达:范成大的诗歌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他的诗歌既有深沉的情感,也有激昂的热情。他的诗歌能够触动人心,引发读者共鸣。
- 结构严谨,章法完整:范成大的诗歌结构严谨,章法完整。他的诗歌往往有鲜明的起承转合,层次分明,给人以清晰的视觉感受。
《游桐庐小饮望钓台不能至用陆务观桐江行韵二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表现诗人个性的佳作。它既展现了范成大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又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范成大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