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亭倒影西溪碧,桑杮沈沈共柔色。
浙诗佳处深肖之,梵谛交芦几人识。
壁上陈翁句太妍,北归执手意惓然。
题名因忆曹居士,不见黔山九日篇。
西溪归舟寄纕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溪归舟寄纕蘅》是近现代诗人黄浚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西溪归舟寄纕蘅》全文如下:秦亭倒影西溪碧,桑杮沈沈共柔色。浙诗佳处深肖之,梵谛交芦几人识。壁上陈翁句太妍,北归执手意惓然。
作者简介:黄浚(1908-1965),号臞山,宋抚州临川人,字无可,号臞山。度宗咸淳四年进士,历官西台中丞。入元不仕,有《文江讲艺集》。这首诗反映了黄浚对家乡西溪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的深情告别。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对西溪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的“秦亭倒影西溪碧”形象地描绘了西溪的宁静与美丽;“浙诗佳处深肖之,梵谛交芦几人识”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当地诗歌艺术的赞赏和对其传承的忧虑。诗中还蕴含着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如“壁上陈翁句太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如“北归执手意惓然”。
艺术特色:该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简洁有力的诗句,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同时,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梵谛交芦”既指代了佛教中的莲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西溪归舟寄纕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故乡、对友情、以及对生活哲学深刻思考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黄浚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