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万松林胜集纕蘅代拈得响字因并寄散原老人

泊舟曾见香炉峰,十年影事浔江上。
匡君每岁待吾诗,九叠屏风劳想象。
平生向往散原翁,五老高居陪几杖。
春风樽酒阙寄声,但梦层云胸际荡。
秦淮谁念触热人,日夕蛆蝇病抢攘。
江水汤汤传尺素,起我吟魂投莽苍。
辰良卜集万松林,俨睹盈庭列天杖。
不咏畴能识畅叙,未饮差可论泛盎。
凉柯迎岚播寒翠,阴谷噫气留昼响。
拥鼻定闻洛生诵,跂脚或涉真人想。
规模榱桷到白鹿,谁辨石梁豁真赏。
我爱洗龙题碧海,霏语如珠逢象罔。
闻翁八十犹婴颜,元气浑沦天所养。
吾侪慎勿怼山贼,亦莫踪辙厌来往。
一灯荧尽千劫尘,帝指峥庐为息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庐山万松林胜集纕蘅代拈得响字因并寄散原老人》是一首七言律诗。它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庐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庐山”是指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区。诗中的“万松”指的是庐山的松树林,其中以香炉峰附近的松林最为著名。这里的松树参天入云,苍翠欲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中提到了“纕蘅”,这是一种古代的香料植物,香气浓郁而持久。诗人在这里用它来比喻那些美好的事物,如友情、爱情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庐山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代拈”一词,意为代替某人说出或做出某种行为。这里指诗人在庐山游览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因此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最后两句“因并寄散原老人”中的“散原老人”指的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等。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曾巩等人齐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