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杂书寄舜卿 其二

别居城东隅,矮屋绿板扉。
洗瓶插梅蕊,当户亚桃枝。
扫地辄如镜,琴几宜参差。
小妻甚能贫,煮茗不更炊。
斗室自广大,安心常在兹。
西宅虽隘湫,聚族免恒饥。
大男就塾归,青灯对唔咿。
中男岁病尪,慧能解声诗。
长女剪云鬋,稚子牵裳衣。
缘法故尔尔,苦乐皆不辞。
但忧干戈急,未敢鬓发窥。
作诗告故人,委运从推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浚的《夜坐杂书寄舜卿·其二》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诗人自己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和谐关系。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诗作原文
    别居城东隅,矮屋绿板扉。洗瓶插梅蕊,当户亚桃枝。扫地辄如镜,琴几宜参差。小妻甚能贫,煮茗不更炊。斗室自广大,安心常在兹。西宅虽隘湫,聚族免恒饥。

  2. 诗歌解析

  • 环境描写:诗人描述自己居住在城东一角,拥有一所简陋但充满自然之美的小房子。绿板的门扉透出一种古朴的气息,门前的景色被描绘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梅树和桃树枝条映入眼帘。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家庭生活:家中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和和谐。诗人的妻子虽然贫穷,但能勤俭持家,煮茶煮饭。家中还有两个孩子,一个年幼的孩子正在就学,另一个孩子因病显得羸弱,但母亲依然能够照顾得当,显示出母爱的伟大。
  1. 情感寄托
  • 生活态度:尽管生活环境简朴,但诗人并未因此感到沮丧或不满。相反,他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处的每一刻,享受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洗瓶插梅蕊”、“扫地辄如镜”等,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社会意义
  • 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它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家庭和亲情的生活哲学,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精神寄托: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夜坐杂书寄舜卿·其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珍视,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这首诗不仅是黄浚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