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偶临东坡寒食诗帖因题其后

病起少年头已白,途穷死灰吹不起。
眼明忽见黄州诗,千古解人笔透纸。
吾宗涪翁工跋尾,无佛称尊语自喜。
也应借此学安心,身在菩提宝坊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后偶临东坡寒食诗帖因题其后》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篇散文。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他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书法家、诗人和政治家。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黄庭坚在病后偶然间看到东坡居士留下的寒食诗帖,便在诗帖上题写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东坡居士即苏东坡,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黄庭坚同为“宋四家”之一。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其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而黄庭坚对此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文章通过黄庭坚与东坡居士的对话,展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黄庭坚认为东坡居士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这些诗篇不仅能够给人以审美的享受,也能够启发人们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深层次思考。

这篇文章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学史上,它被视为黄庭坚散文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