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勋旧府桃符呈,人材袜线皆公卿。
摩诃池旁鸳衾梦,刊经太学徒啖名。
金相轮坏成都乱,犹出孤拓如寒琼。
乃知不朽在纸墨,况以六籍为干城。
三经昔宝陈黄赵,忽藉大力资合并。
健之作健抱残本,神物所烛明窗明。
我生苦晚受傅笥,遭际寇盗伤熹平。
碑林国子阙讲肄,弦诵近复空庠黉。
与君昔为府中客,别后几换长安枰。
五年一诺盛索践,谋句顾取墙隅檠。
自言谷梁踵新获,购买断缺凭精诚。
磨牙频岁望蜀道,议瓜随地悲秦坑。
问君抱此将安适,康回正使东南倾。
君言斋居意广大,膝下犀玉夸丰盈。
披图或题任氏苑,传世不凿晏君楹。
酬君此诗坐叹息,世儿碌碌求金籯。
刘健之属题蜀石经斋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健之属题蜀石经斋图》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济,号博南山人,四川新都人。他在明代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刘健之属题蜀石经斋图》是杨慎在明正德年间所作的诗作。据《明史》记载,杨慎曾经担任过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在任职期间,他经常与同僚刘健等人交流学问,共同探讨文学创作的心得。因此,这首诗可能是杨慎与刘健等人共同完成的。
诗的内容描述了蜀石经斋的美景和刘健等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诗中通过对蜀石经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感悟。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刘健之属题蜀石经斋图》是一篇充满文学韵味的作品,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