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勋儿 其二

吾生爱河岸,逐流知无津。
缘法卒未了,岂能齐冤亲。
眼中第三儿,文褓工娇颦。
每念世危乱,顾复弥汝仁。
以兹牵一爱,意或苦乐均。
今年迫大扎,皇路闻病呻。
伤哉修罗场,不许嫛婗春。
春风吹千忧,忧思薶我身。
谁能悲孺子,悬哀为僇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哀勋儿 其二》是由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在这首诗中,施闰章通过对“吾生爱河岸”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动荡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施闰章(1607年—1673年),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江南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施闰章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其诗作以典雅、清新见长,尤擅长五言律诗。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2. 诗意解析:施闰章在《哀勋儿·其二》中通过“宛陵实盛德,卓荦为真儒”两句,强调了施闰章本人的学识与德行。他认为自己的学识可以综合七略,即能够广泛地学习和研究各种知识。同时,这两句也体现了施闰章对于学问的追求,以及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道德品质的愿望。
  3. 诗歌风格:施闰章的这首诗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风格。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动荡的感慨。这种情感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在描写自然景色时,往往能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例如,他在诗中提到“缘法卒未了,岂能齐冤亲”,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于世间纷争和矛盾无法彻底解决的无奈感。
  4. 文学价值:施闰章的《哀勋儿·其二》不仅是他个人思想感情的抒发,也是清代诗歌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才情,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施闰章的《哀勋儿 其二》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的画卷。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入理解施闰章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