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跰跹君示病,起视天容叹春盛。
梦中小桃红欲坼,高柳弥天郁相映。
此时西陌讨春人,蹀躞连钱与花竞。
谁知是梦不关春,丈室埋头事篇咏。
我诚蹇足不病心,能辨斯文色犹正。
世风下如丸走坂,欲起兹衰恐难更。
毁经反常生幸期,顾恺何因论定命。
向来士气如太阿,孰纵狂童司其柄。
逝当劝君歌五噫,穷岁攀寻敩禽庆。
山泉甚泚石甚确,草木乘春解相敬。
美哉丘壑有平秩,乱世经纶在荒夐。
京西诸山虽培塿,杰起神皋倍能圣。
离宫苍苍接琳宇,晚落贵游恣吞并。
年时与君玩泉石,麋鹿匏瓜孰成性。
平生正坐造化弄,下笔无端迫豪横。
青山红袖定何预,不救衰时泪波迸。
况今不乐闭房闼,抛撇春光怕临镜。
广除回暖清明过,阑药莳花自为政。
量腰莫诧带眼宽,扑面已消风力劲。
会思彊起从君游,敷榻绿阴期夏令。
清明日用昌黎寒食出游韵柬奇觚时余足疾不出君亦卧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昌黎,是唐代诗人韩愈的自称。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这首诗是他的一首五言古诗,题目为《清明日用昌黎寒食出游韵柬奇觚时余足疾不出君亦卧病》。
诗的内容如下:
清明时节雨蒙蒙,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描绘清明时节景象的诗歌。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4月4日至6日之间。这个时期天气多雨,道路湿滑,人们的心情也会变得沉重。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人以“清明时节雨蒙蒙”开篇,描绘了春天的雨景。这里的“蒙蒙”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细密、连绵不绝的特点。同时,“清明时节”也暗示了诗的主题——缅怀先人。
“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里的“断魂”一词,既形容了行人因思念而心如刀绞的痛苦,又反映了清明节时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诗人转而询问:“借问酒家何处有?”这句话表现出诗人在行走途中遇到了困难,无法找到合适的地方解决身体上的不适。这里的“借问”一词,既表现了诗人的礼貌和谦逊,又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挣扎。
“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给出了一个答案。这里的“杏花村”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名,代表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而“牧童遥指”则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让人感到宁静与舒适。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节时的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感叹。同时,也体现了韩愈诗歌的独特风格——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