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宗不祭天荐瘥,浊世黮忽皈脩罗。
朅来文字更败坏,妙语寂寂留岩阿。
四山无风柏意静,逾涧忽起千坡陀。
就中袤广可百步,到眼毡笠伛摩挲。
断林绝壑遂一往,欢喜如得波罗伽。
字深以寸方两尺,取势骏发若挺戈。
上承乙瑛狎刁惠,鹤铭驹谷同臼科。
徂徕石经接尺咫,资证齐代容非讹。
尔时禅意始入腕,梁父有令能擘窠。
武平丧乱彼何世,无愁天子长傞傞。
弥罗用兵极惨澹,明月无计东临河。
写经忏劫念殊苦,磊落陡壁遭镌劘。
兹山昔为帝王宅,七十二君逶且迤。
丸金寸玉不可见,翻藉佛力常撝诃。
我来赤地值大祲,北里槁尽封禅禾。
枯泉燥石伤此峪,但有暗响藏微莎。
水痕蚀字剩九百,想见雨后生怒涡。
人间榜书罕能健,我欲挟席穷观摩。
惜哉天下兵又动,坐对高岸来悲歌。
经石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石峪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处著名的摩崖刻经。经石峪位于泰山中路左侧斗母宫东北山谷,是一座自然形成的花岗岩石坪,由东至西镌刻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卷。这一摩崖刻经不仅在中国书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于中国宗教史、文化史等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经石峪的刻经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不容小觑。它被赞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被认为是历代书法家推崇的对象。经石峪刻字的原刻有2900多字,现还存1067字,几乎布满了整个石坪。这些刻字的风格和笔法,被后世书法家视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
关于经石峪刻字的具体年代和作者,历来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刻字是王羲之所写,也有观点认为是唐人所为。明代学者王世贞认为可能是王右军的笔力所成,但现代学者孙克宏则持不同意见,认为这些刻字的笔法与《郑文公》类似,因此推断是北朝“魏碑书圣”郑道昭所书。然而,这些观点尚未得到证实。
经石峪不仅是一处自然形成的摩崖刻经,更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深远,吸引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和学者前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