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其三 别瑶雪

一朝朝、怕离愁别,今番真个行矣。
轻装一石秋风后,才作归来燕子,谁说起。
早又被、饥驱历碌无时已,眉闲眼底。
任拍遍花栏,听残莲漏,不敢堕双泪。
销魂是,岁岁瑶琴撇理。
华年都付流水,思量明日黄河道,人在斜阳影里,差足喜。
有万叠,青山容我相偎倚,闲钱剩几,好载酒河干,看潮海上,尽把乱愁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其三·别瑶雪》是清代诗人黄钧宰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
  • 黄钧宰,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艺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浓厚的哲理色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面貌与文人的内心世界。
  1. 作品原文
    一朝朝、怕离愁别,今番真个行矣。轻装一石秋风后,才作归来燕子,谁说起。早又被、饥驱历碌无时已,眉闲眼底。任拍遍花栏,听残莲漏,不敢堕双泪。销魂是,岁岁瑶琴撇理。

  2. 作品解析

  • 意境深远:此诗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情感和对未来重逢的憧憬。在秋风中归家的燕子,象征着诗人即将结束一段旅程或离开当前的生活状态。
  • 情感细腻:诗中“饥驱历碌无时已,眉闲眼底”等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忙碌奔波的辛酸,以及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 音乐性:诗中的意象如“秋”、“雁”、“莲”等,与音乐元素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旋律美,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摸鱼儿·其三·别瑶雪》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