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钧宰
满江红 其二 滩上与少泉紫垣步月作 诗句释义 1. "满目河山,问何处,悲歌激烈。"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感慨。他通过“满目河山”描绘了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观,然后发问“何处”,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接着,“悲歌激烈”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激昂的情绪。 2. "望平原,空思丰沛,当年豪杰。" 这里提到了“平原”,可能是指广阔的土地或是希望之地
【注释】 1.百字令(词牌名) 2.其一:第一首 3.风尘:世俗的尘埃。 4.老矣:年老。 5.龙门:地名。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黄河支流伊水入黄河处。 6.清庙:指祭祀祖先的庙宇。 7.萍踪浪迹:比喻行踪不定。 8.韬真:用刀剑等物掩盖真实身份。 9.流泉秘响:流水声幽远如音乐。 10.长腾掷:指气势高远直上云霄。 11.红尘:佛教用语,指世间的纷纭杂念;也指人世。 12.六诏
诗句解释: 1. “人海散花雨,一雨一分春。” —— 比喻春天的到来如同天上的雨点,为大地带来生机。 2. “聚来天上,春色飞作马头尘。” —— 形容春天的景象如骏马奔腾般充满活力。 3. “我辈萍踪浪迹,除却屠沽市僧,相见几天真。” —— 我等漂泊无定之人,与屠夫和卖酒的小贩相比,显得更为真实和真挚。 4. “今日浦江尾,明日越江漘。” —— 描述时间的流逝,从今天的浦江尾到明天的越江边。 5
高阳台 题钱吉生士女画镂雪融肌,搓酥涤腕。广寒宫里仙人,亭亭玉立,为谁小谪红尘,原来一幅生绡画。 是先生,写出丰神。信人闲,有此娉婷,那不消魂。痴情解得参空色,爱佳人是影,影是真真。 万唤千呼,可能消息相闻。思量除却张萱笔。问庸姿,谁伴吟身,尽年年,月下悲秋,花下伤春。 【注释】 1.高阳台:词牌名。 2.镂雪:雕琢的雪花。 3.融肌:融化在肌肤上。 4.搓酥:搓揉酥油。 5.洗:洗涤。 6
水调歌头 其四 将别珠湖,答桐城刘季英 此日复何日,梦梦百年身。 不及云霄,鸡犬低首逐风尘。 天上仙人不远,地下陈人未死,唤起倒金樽。 鱼鸟亦吾友,庭户小干坤。 江南梦,海东路,淮北春。 十载船唇,马背回首亦伤神。 今夕湖天坐月,知道明年此夕,孤月照谁人。 尔我定何处,复此共冰轮。 注释: - 此日复何日:此日又有何意义或价值? - 梦梦百年身:一生如梦,岁月匆匆。 - 不及云霄
水调歌头 其二 题山阴周啸麓《抱琴图》 万象静中会,何处不移情。 随意莳花,叠石点缀总清奇。 君自有琴未理,再说无不鼓,已被古人欺。 我向画图里,声听海潮低。 惜古调,抱遗响,莫歔欷。 替把焦桐,解取还向绿阴携。 弹到仙禽起舞,按到池鱼出听,何必问钟期。 林木渺冥际,群鸟尽飞啼。 【注释】 1. 万象静中会:万物在静止中都有所联系。 2. 何处不移情:什么地方没有情感的转移。 3. 随意莳花
大江东去,答稚虹 萧斋秋静,甚飞来、词句豪端露洁。 惜少红牙低按拍,令我诗情飞越。 和靖梅花,廉夫铁笛,雅韵秋潮咽。 伊人宛在,一尊遥对清樾。 回忆海国船唇,山城马背,胜友浮云灭。 二十年来文字会,谁擅郑虔三绝。 绮岁惊才,停云按谱,未许豪情歇。 知音可作,千秋共此明月。 注释: 大江东去:形容江水奔腾东流。 萧斋秋静:指的是作者的书房在秋天的时候安静而寂静,没有其他嘈杂的声音。 甚:极、很。
水调歌头 其三 秋夜过柳衣园旧址 注释: - 老树作人立:老树如同人一样站立。 - 半晌恰无言:半天的时间,似乎没有说话。 - 应是怕人,愁听不敢说从前:应该是担心被人听到,不敢说起过去的事情。 - 剩有一轮明月,照著一湾流水,终夜守空园:只剩下一轮明月,照亮了一湾流水,整个园子都空无一人。 - 千古幻尘耳,相念莫凄然:千年的幻象和灰尘罢了,不要感到伤心。 - 静思想,未来事,已过缘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百字令 其四 秋风赠叶守戎锦舫 秋天,叶子飘落,就像士兵守护着他们的船一样。 浮生可笑,似萍踪絮影,无端去住。 人生短暂,就像是漂浮的水草和随风飘荡的柳絮,没有明确的方向。 两地绵绵吹不断,剩有一丝情绪。 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那无尽的思念之情。 木叶惊寒,河梁惜别,有意无言处。 树叶在秋风中颤抖,仿佛是因为离别而感到寒冷
百字令·其二 闱中题壁 漏声几下,看月轮如洗,雨丝初歇。 万里山河同照影,总是一般清彻。 歌舞楼台,萧条庭院,恩怨相生灭。 是谁分与,一家一个明月。 便道碧落因缘,红尘福分,尔我相殊绝。 曾记当时身受处,也是一般清彻。 短梦烟销,华年水逝,争又悲欢别。 是谁换却,一时一个明月。 注释: 1. 漏声几下:指夜深了,时间已到了深夜。漏声,即古代计时所用的漏壶滴答的声音,这里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