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
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
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
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注释】
1.百字令(词牌名)
2.其一:第一首
3.风尘:世俗的尘埃。
4.老矣:年老。
5.龙门:地名。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黄河支流伊水入黄河处。
6.清庙:指祭祀祖先的庙宇。
7.萍踪浪迹:比喻行踪不定。
8.韬真:用刀剑等物掩盖真实身份。
9.流泉秘响:流水声幽远如音乐。
10.长腾掷:指气势高远直上云霄。
11.红尘:佛教用语,指世间的纷纭杂念;也指人世。
12.六诏:唐朝时对云南一带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
13.三吴:古地区名,泛指江浙一带,这里借指诗人的家乡。
14.娲皇:传说中创造人类的神女,这里代指作者自己。
15.碧海:大海的颜色是深蓝色。
16.秋高:秋天天空高远,这里借指秋天的天气。
17.银河:银河,即天河。古人认为天河由无数颗星星组成,因而得名。
18.浪静:指河水平静。
19.痴龙魄:痴情的人。
20.绿阴:绿树成荫。
21.素心:纯洁的心灵。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以咏叹的方式,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词意境宏大,语言清新,风格俊逸,堪称咏史怀人的佳作。
上片起二句,总写自己的身世和志节。“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这一句是说,如今已是风尘满面、衰老不堪了。于是向苍天发问:“我前世是什么人呢?”原来我是龙门山上的一棵大树呀!龙门山,又名“伊阙”,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黄河流经其北侧。据《列子·周穆王》记载,有一棵大树名叫大椿,高达八千丈,树干通天,盘屈如盖,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死树”。而《庄子·逍遥游》又说,那棵“不知其几千里”的大椿,是宋国人巨灵所移植,所以叫“巨灵之木”。这棵树就是诗人自况,说自己就像这棵大树一样,虽然已经年老了,但是仍然傲然挺立,不屈不挠,不畏权势。“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意思是说,我虽然曾经是明堂、太庙里的祭器,但我一生都是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处,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三句是说,我现在虽然已失去了锦绣战袍,但仍然有真才实学,而且像流水那样潺潺不息,永远向前奔腾不止。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又显示了他的豪迈胸襟,表现出一种超脱物外的风度。最后两句说:“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意思是现在世上的人们,都只顾着奔波忙碌,哪有闲功夫来可怜我这样的一位老翁呢?言外之意是说,他对于名利富贵早已看淡了。
下片开始四句是说,我虽然是一位老翁,但还有几个朋友可以谈得来。“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意思是说,我有幸结交了几位才华横溢的朋友,他们都是在朝廷里担任要职的高官显贵,他们的诗篇如同从天上吹落下来的白云一样清新飘逸。“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这两句是说,我希望能为弥补天地间的遗憾尽一份力,可是又能到哪里去寻找那失落了的五彩玉砖呢?“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意思是说,我渴望能在这辽阔的碧海上找到一片净土,让心灵得以安宁。而那满天的星辰也仿佛在向我倾诉心事,让我那颗被尘世羁绊的心得到解脱。“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我的隐居生活不要结束,也希望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我一起,度过每一个清晨和黄昏。
整首词意境宏大,语言清新,风格俊逸。它既是一首咏史之作,又是一首怀友之作,更是一部咏怀之作,可以说是一首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