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复何日,梦梦百年身。
不及云霄,鸡犬低首逐风尘。
天上仙人不远,地下陈人未死,唤起倒金樽。
鱼鸟亦吾友,庭户小干坤。
江南梦,海东路,淮北春。
十载船唇,马背回首亦伤神。
今夕湖天坐月,知道明年此夕,孤月照谁人。
尔我定何处,复此共冰轮。
水调歌头 其四 将别珠湖,答桐城刘季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 其四·将别珠湖,答桐城刘季英》是一首文学作品,属于古诗词的范畴。黄钧宰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和宇宙哲理的思考。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黄钧宰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涉及了许多主题,如友情、自然和哲学等。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深受后人的赞誉。
作品原文:此日复何日,梦梦百年身。 不及云霄,鸡犬低首逐风尘。 天上仙人不远,地下陈人未死,唤起倒金樽。
词牌名:此诗采用的是水调歌头的词牌,这是一个具有古典特色的词牌名,常常用于表达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黄钧宰在这首诗创作时,可能正处在一个需要抒发情感和感慨时光流逝的时刻。他将与朋友的离别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白话译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诗人通过对“百年身”的反复吟咏,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天空和地面的描述,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抗争。最后,诗人以“唤起倒金樽”作为结尾,象征着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水调歌头 其四·将别珠湖,答桐城刘季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哲理和深邃意境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钧宰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也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