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 其二 玉兰花下作

珊然风格,蓦忆当初,怪似曾相识。
珠娘亭院,携手处、正是花香时节。
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
背粉墙、偷整罗裙,斗影一般清绝。
而今六度春风,叹冉冉芳华,前梦难觅。
湘妃宝屧,归去也、愁弄冰弦瑶瑟。
旧时台榭,料深闭、半庭残月。
剩几枝、冷倚栏干,也无人怜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瑶花 其二 玉兰花下作”是清代黄燮清所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地解析这首诗的内容、风格及其艺术特色:

  1. 作品原文
    珊然风格,蓦忆当初,怪似曾相识。
    珠娘亭院,携手处、正是花香时节。
    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
    背粉墙、偷整罗裙,斗影一般清绝。
    而今六度春风,叹冉冉芳菲。

  2. 诗歌内容

  • 初识之美:“珊然风格,蓦忆当初,怪似曾相识。”黄燮清通过这几句描绘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忆与怀念。”珊然风格”形容其诗风如水波般细腻而流畅;”蓦忆当初”表达了一种突然的怀旧之情;“怪似曾相识”则增添了一层神秘和不可思议之感。此句不仅勾勒出一幅温婉动人的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无限眷恋。
  • 共同回忆:“珠娘亭院,携手处、正是花香时节。”诗中描绘了与心爱的人共同赏花的美好时刻,“携手处”暗示了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状态;“正是花香时节”则强调了那个时刻的独特氛围,花香与爱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 深情对话:“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这句诗描述了两人在花下交谈的场景,“直看遍”表现了对周围景物的关注和欣赏。“琼楼南北”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谈话时所坐位置的高低起伏,如同琼楼中的楼阁,富有画面感。
  • 独特情感:“背粉墙、偷整罗裙,斗影一般清绝。”最后两句诗通过对比来强化情感的深度。这里的“背粉墙”可能是指背后有粉墙的背景,而“偷整罗裙”则描绘了女子偷偷整理衣裙的情景,“斗影一般清绝”则意味着两人影子互相交织,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美丽。
  1. 艺术风格
  • 珊然风格:这种风格通常给人一种温柔婉约的感觉,黄燮清运用这种风格,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柔情与哀愁。
  • 情景交融:诗中的情景交融得十分自然,无论是赏花还是回忆往昔,都显得那么和谐,仿佛诗人与读者一同经历了这一切。
  • 细节描写:通过对场景、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
  1. 主题思想
  • 怀旧与珍惜:整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共同经历的珍视,展现了人们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和珍惜。
  • 情感深度:诗中的情感表达深刻而真挚,不仅仅是简单的怀念,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的触动。
  1. 文化背景
  • 清代文化:这首诗创作于清代,那时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和诗词创作风格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 古典诗词传统:中国古典诗词传统讲究意境和韵味,这首诗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1. 鉴赏角度
  • 艺术手法:可以从意象、比喻、拟人等传统诗歌技巧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 情感表达:可以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诗歌传达复杂的情感,以及这些情感如何触动读者的心灵。
  • 历史文化价值:可以研究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瑶花·玉兰花下作》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次情感的交流,它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后世的人们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和人们的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