笱舆背秋城,晴岚献苍媚。
镇日斋树颠,即是此山翠。
一泓在山麓,澄莹沁幽思。
仰出泉之常,跳珠独灵异。
岂其鲛室藏,或者龙女戏。
瑟汨迸有声,匀圆泄无次。
旁或顿足呼,漶出更多致。
日光耀熣灿,烟气荡幽閟。
涓涓嫩玉声,一道写芳腻。
有客顾我吁,此泉蹇遭值。
品不登图经,名不出方志。
筇展罕寻探,亭台少位置。
村童裸来浴,牛羊饮成队。
置此荒僻区,乃真憾心事。
我言良不然,此或得泉意。
高名每难副,多汲岂非累。
且与试竹炉,松风起遥吹。
偕吴竹亭访珍珠泉
介绍
《偕吴竹亭访珍珠泉》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的某个清晨,与友人一同探访珍珠泉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品原文:
笱舆背秋城,
晴岚献苍媚。
镇日斋树颠,
即是此山翠。
一泓在山麓,
澄莹沁幽思。
仰出泉之常,
跳珠独灵异。
岂其鲛室藏,
或者龙女戏。
瑟汨迸有声,
匀圆泄无次。
旁或顿足呼,
漶出更多致。
日光耀熣灿,
烟气荡幽閟。
涓涓嫩玉声,
一道写芳腻。
有客顾我吁,
此泉蹇遭值。
品不登图经,
名不出方志。
筇展罕寻探,
亭台少位置。
村童裸来浴,
牛羊饮成队。
置此荒僻区,
乃真憾心事。
我言良不然,
此或得泉意。
高名每难副,
多汲岂非累。
且与试竹炉,
松风起遥吹。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虽不详,但诗中“二十四桥明月夜”等意象表明它很可能出自清朝康熙年间。当时黄景仁正在安徽省学政朱筠幕下工作,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同时,他的文学才华也得到了朱筠的赏识和提携,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艺术特色:黄景仁擅长五言、七言古诗,而这首《偕吴竹亭访珍珠泉》便是他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之作。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手法,如“一泓在山麓,澄莹沁幽思”和“有客顾我吁,此泉蹇遭值”,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文化价值:《偕吴竹亭访珍珠泉》不仅是黄景仁个人的诗歌创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被后人传颂并研究。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也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和灵感来源。
黄景仁的《偕吴竹亭访珍珠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蕴含着丰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情感,也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