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沙庵僧舍

偶展登临兴,攀萝到上方。
江流送今古,僧话杂兴亡。
漱罢水泉冷,听沉山磬凉。
归来林坞夕,高处尚斜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白沙庵僧舍》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曾入安徽学政朱筠之幕,后受器重。然而,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的召试中,因未能补官而贫困潦倒,赍志而殁。
  1. 诗歌原文
    偶展登临兴,攀萝到上方。江流送今古,僧话杂兴亡。漱罢水泉冷,听沉山磬凉。归来林坞夕,高处尚斜阳。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游白沙庵僧舍》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色,通过自然风光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江流、山泉、僧话等元素的巧妙运用,构建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真谛。
  • 情感深沉: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虽然含蓄,但深入人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特别是“江流送今古,僧话杂兴亡”这两句,更是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 艺术手法独特:在艺术表现上,诗人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例如,“江流送今古,僧话杂兴亡”这句中的“送”“杂”二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生的真谛。

《游白沙庵僧舍》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人性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不仅是黄景仁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