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顾倚平岁暮移寓感怀

风尘岁月易推迁,合使襟怀日洒然。
湖海逢人机未息,邯郸得路梦难圆。
情萦松菊存三径,墨洒烟云绕数椽。
坐对牙签耽逸兴,笑他牛背用蒲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顾倚平岁暮移寓感怀》是清代诗人黄湂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风尘岁月易推迁,合使襟怀日洒然。
    湖海逢人机未息,邯郸得路梦难圆。

  2. 诗歌赏析

  • 首句“风尘岁月易推迁”,直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迁,暗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这句诗通过对“风尘”与“岁月”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动荡不安的社会画面。
  • 第二句“合使襟怀日洒然”,描绘了诗人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心境依然保持开阔宁静。这里运用了“合使”一词,表明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诗人的内心始终如一。
  • “湖海逢人机未息”,意味着诗人在江湖中行走,尽管机会众多,但内心却感到迷茫和疲惫。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与困惑。
  • “邯郸得路梦难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他渴望得到一条通往成功的路,但现实中的路途往往充满了困难和阻碍,使得他的美梦难以达成。
  •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彷徨与坚持。同时,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即在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之间寻求平衡。
  1. 创作背景:据传,黄湂与顾倚平同为清初著名文人,两人有过交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其内容来看,应是在二人晚年之际所作,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

  2.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黄湂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风尘”、“岁月”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氛围。这些词汇不仅仅是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外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意境。
  • 语言风格:黄湂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语言技巧,也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这首诗读起来既有力度,又不失温柔。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黄湂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情感表达真实而不做作,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这首诗不仅是黄湂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群体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清朝末年文人生活状态的窗口,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 思想深度:黄湂在这首诗中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复杂关系。这种思考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显示了他对哲学问题的深入探索和独到见解。
  • 艺术成就:从艺术角度来看,黄湂的这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的韵律、意象和情感都经过精心设计,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和顾倚平岁暮移寓感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感慨的诗歌,也是一幅反映清代文人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的文化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湂的艺术成就,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