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观秋赛有感

莺燕重围,鱼龙百戏,画船争趁秋阳。
箫鼓声中,有人独立神伤。
当时曾泛鸱夷艇,怎重来、已失鸳行?
只银塘、一抹残霞,想见容光。
少年豪兴消磨尽,已伤秋伤别,况在他乡?
会过人稀,眼前愈觉苍茫。
分明妆阁无多路,隔重帘、便是三湘。
恼吴儿、木石无情,乱我柔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观秋赛有感》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首联“碧阑干外,红影照、绿水桥头。”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的美景,碧绿的栏杆外面,红色的光影在清澈的水面上映照出美丽的倒影。这两句诗通过对色彩和光影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颔联“谁家笛?吹起落花愁。”诗人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了主题。在这里,他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询问的方式暗示了自己的情感。这里的”吹起落花愁”,既表达了秋天落叶纷飞的凄凉之美,也暗含了词人内心的忧愁之情。

颈联“西风紧、北雁南飞。正满城春色暮,倚阑杆、休话相思。”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西风紧、北雁南飞的情景,以及城市中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只留下孤独的身影在栏杆旁倚靠,进一步烘托了词人心中的孤独与相思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

尾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无尽的哀愁。他认为自己的愁绪之多,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江水一样,无法用言语来描述。这句诗既体现了纳兰性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高阳台·观秋赛有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它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