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和定庵韵 其二

琐碎不成别,别来风雨期。
新荷声一叶,一叶一相思。
燕子归来否,鱼书去几时。
银床凉似水,好梦欲遗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有所思和定庵韵·其二》是一首清初诗人黄人的诗歌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黄人,字摩西,号诗虎,清代文学家、词人。他不仅擅长诗歌创作,还涉猎词作,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如子般细腻的抒情之作,也有如骚般的豪放之作。在黄人的诗词中,可以看到他对生活情感的真实感悟,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描绘。
  2. 诗歌原文:《有所思和定庵韵·其二》
    琐碎不成别,
    别来风雨期。
    新荷声一叶,
    一叶一相思。
    燕子归来否,
    鱼书去几时。
    银床凉似水,
    好梦欲遗谁。
  3. 诗歌内容解析:这首《有所思和定庵韵·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首句“琐碎不成别”,用“琐碎”形容离别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下来的句子“别来风雨期”,则通过天气的变化隐喻着诗人心中的情感波动和生活的不易。
  4.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例如,“新荷声一叶,一叶一相思”,以荷叶上的新声比喻着思念的深沉;“燕子归来否,鱼书去几时”则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距离感和不确定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5.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诗人们常用各种物象和意象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哲思。《有所思和定庵韵·其二》中的许多元素,如雨、荷花、燕子等,都是文人墨客常用的象征物,它们各自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
  6. 情感共鸣:这首诗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体验——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视与牵挂。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

《有所思和定庵韵·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优秀诗歌。它不仅展示了黄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