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塘

七里山塘多小家,女儿饮水容华加。
食指浩繁恒产少,半恃弱质寻生涯。
栽桑植麻,不如养花。
织素制纱,不如筝琶。
琵琶如甑花如霞,朝云暮雨滋繁华。
一曲匹缣掷,一艖百金值。
下箸万钱当鸡肋,尚愁孤负倾城色。
钱树生花复结实,七尺珊瑚撑入室。
一人名重肥一家,疋锦裁衣玉为食。
有女携筐含泪坐,八绵七锦无人货。
玉颜未必不如人,廉耻由来召饥寒饿。
东家来伴晨调脂,隔窗慰问嗟卿痴。
闺阁几人邀绰楔,好花自误三春时。
吁嗟乎不狂为狂事可怜,君不见七里塘水如狂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里山塘》是一篇千古绝妙的文章,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25年创作。这篇文章不仅是一首描写苏州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历史文献。以下是对《七里山塘》的详细介绍:

  1. 历史背景:文章的创作背景是白居易作为苏州刺史时,为了便于苏州的水陆交通而开凿了七里山塘。这条山塘河连接了虎丘和阊门,使得苏州的景色更加壮丽。同时,山塘河沿岸的道路被命名为“山塘街”,成为苏州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
  2. 文学价值:《七里山塘》不仅仅是对苏州美景的描绘,还是白居易独具慧眼的作品。他巧妙地将苏州的美景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展现了古往今来苏州及其人民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3. 文化影响:《七里山塘》中融入了许多关于苏州的地方诗篇、典故以及人物事迹,如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些都为人们深入了解苏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些诗词歌赋和故事传奇不仅使七里山塘这条千年古街独具韵味,也使其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符号。

《七里山塘》是白居易以其独特的文学才能和对苏州文化的深刻理解所创作的杰作。它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苏州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记录了古往今来苏州及苏州人历史的珍贵文献。通过阅读《七里山塘》,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无限热爱,并从中领悟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