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翻风跋浪才,柔丝一系竟难裁。
山如有志还能徙,天本无情未肯回。
红鲤岂通心上事,元驹姑待梦中来。
一番徼幸终身恨,便是旁观我亦哀。
感旧和仲则韵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旧和仲则韵 其四》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深情的怀念,也展示了黄景仁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力和独特风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从诗歌的形式上来看,《感旧和仲则韵 其四》属于七言律诗,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体裁之一。七言律诗通常由八句构成,每句七个字,要求平仄和谐,对仗工整,音律优美。这种形式使得诗歌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能够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从诗歌的内容上分析,这首诗通过对春山、吴苑、邮亭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夜雨、恨别等情感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深情的怀念和无奈的叹息。诗中“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这两句尤为动人,通过夜晚雨声和驿馆中的失眠,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从诗歌的用韵上看,《感旧和仲则韵 其四》采用了严格的押韵技巧,每两句一韵,共八句诗押四个韵,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这种用韵方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还使得诗句更加和谐统一,增强了诗歌的整体效果。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讲,黄景仁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例如,“春山如黛草如烟”这一景象描绘,既表现了季节的变换,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惆怅。此外,“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青鸟和锦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黄景仁的《感旧和仲则韵 其四》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是对往昔岁月的缅怀,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