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湖道中

南湖清浅才通纺,一片通明带夕晖。
䕌草人归渔艇散,孤蒲相映水禽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陂湖道中》是清朝文学家姚鼐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作于姚鼐的晚年,其内容涉及黄陂湖的自然风光及其对作者情感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诗歌原文
  • 西施洞望米堆山,夕翠朝烟拥髻鬟。不道鸱夷曾载去,至今人在五湖间。
  • 这首诗描绘了黄陂湖周围的美景,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1. 诗歌背景
  • 黄陂湖,亦称“黄坡湖”,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东南6~15公里处,属于长江流域巢湖水系。由于县河常年夹带大量泥沙流入湖内,导致湖水常泛一层微黄,故得名“黄陂湖”。
  • 姚鼐在诗中提到的“西施洞”,可能是黄陂湖中的一个著名景点,而“米堆山”则是黄陂湖周边的一座山峰,“夕翠朝烟”则形容了湖面的景色。最后一句“至今人在五湖间”表明,尽管世事变迁,但黄陂湖依然吸引着人们来此游玩,反映了人们对这片水域的深厚情感。
  1. 诗歌赏析
  • 姚鼐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将黄陂湖的美景比作历史人物西施的美丽与传说,同时将米堆山的轮廓比喻为女子的发髻。这种形象化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意境。
  • 诗中的“鸱夷”一词,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袋子,常用来装载财物,这里可能寓意着财富或历史的沉淀。而“五湖”通常指太湖、洞庭湖等五大湖泊,象征着广阔的水域和丰富的资源。
  • 整首诗通过对黄陂湖美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哲学思考。诗中所蕴含的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与人世的深刻理解,使其成为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黄陂湖道中》不仅是姚鼐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思共同关注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