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十首 其九

句章城郭,有便娟接舞,魂归徕只。
梦醒桃根应错问,蝴蝶可怜花底。
夜壑吟孤,绛都春老,馀恨空流水。
日湖剩稿,于今谁为料理?
知我已十年前,素弦弹折,更洒铜仙泪。
忍倚新腔西子慢,愁落野鹃声里。
如此江山,不容词客,寂寞人间世。
貂裘背雪,倦游行且休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项鸿祚的《壶中天十首 其九》是一首清代词作,表达了词人的身世感慨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项鸿祚,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词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世业盐筴,原本巨富,但最终因生活困顿而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八岁,其生平与纳兰性德有相似之处。
  1. 作品原文
    句章城郭,有便娟接舞,魂归徕只。梦醒桃根应错问,蝴蝶可怜花底。夜壑吟孤,绛都春老,馀恨空流水。日湖剩稿,于今谁为料理?知我已十年前,素弦弹折,更洒铜仙泪。忍倚新腔西子慢,愁落野鹃声里。如此江山,不容词客,寂寞人间世。

  2. 主题内容

  • 词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句章城郭”展现了作者所生活的历史背景,而“便娟接舞”“魂归徕只”则传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 词人在梦中与桃根相遇,却因误会而感到遗憾,“蝴蝶可怜花底”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哀叹和对自然美的珍惜。
  • “日湖剩稿”暗示着词人的创作生涯尚未完成,心中仍有未竟之志;同时,“于今谁为料理?”反映了一种对后世继承者的期待和忧虑。
  • 通过“素弦”、“铜仙泪”等意象,词人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情感的深沉。
  • 结尾处,“如此江山,不容词客”,反映了词人对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壶中天十首 其九》不仅展示了项鸿祚卓越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理解,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清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