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六首 其六

染空青垂垂细柳,柳丝系梦多少。
钓竿欲拂珊瑚树,忍向江湖终老。
留画稿,有词客、关情泪满池塘草。
烟昏露晓,怪妙笔通灵,飞鸿一去,难认旧时爪。
谁收拾,锦轴签题尚好,竹林小阮重到。
易圭还砚寻常事,翰墨因缘易了。
休懊恼,记出水、芙蕖曾写黄筌照。
遗踪未杳,倩渔弟渔兄,寻消问息,相见共倾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六首》中的《其六》是一首清代诗人项鸿祚创作的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分析:

  1. 作者生平:项鸿祚,清朝时期的文人,擅长诗词,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2. 诗词原文:染空青垂垂细柳,柳丝系梦多少。钓竿欲拂珊瑚树,忍向江湖终老。留画稿,有词客、关情泪满池塘草。烟昏露晓,怪妙笔通灵,飞鸿一去,难认旧时爪。

  3. 诗词内容概述:此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自然景象。词人以“染空青”开篇,用淡墨勾勒出一片静谧的柳色,接着以“柳丝系梦多少”抒发了自己的愁思。词人手持钓竿,想要拂过珊瑚树,却无奈选择在江湖中度过余生。最后一句“忍向江湖终老”,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4. 艺术特色:项鸿祚的《摸鱼儿·六首》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的诗词韵味,更在内容上展现了词人的高远志趣和深沉情感。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词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景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

  5. 历史影响:项鸿祚的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清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灵感。同时,这首词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远的影响。

《摸鱼儿·六首》中的《其六》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思想感情和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它的赏析和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艺术追求,也能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