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一

帘轴花阴晚日趖,纤纤蹙损远山螺。
个人归计太腾挪。
莫待柳绵吹作雪,可怜桃叶去随波。
无情无绪奈春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一’是清代文学家项鸿祚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帘轴花阴晚日趖,纤纤蹙损远山螺。个人归计太腾挪。莫待柳绵吹作雪,可怜桃叶去随波。无情无绪奈春何。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花、柳、梅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无奈和彷徨。

诗中“帘轴花阴晚日趖”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站在帘前,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盛开的花朵和斜阳下的树影,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诗人在诗句“纤纤蹙损远山螺”中,巧妙地使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飘飞如同远山的轮廓,给人以轻盈飘逸的印象。同时,诗人还用“蹙损”来形容柳絮随风摇曳的样子,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也传达出他对春天的美好祝愿。

诗中提到“个人归计太腾挪”,这里诗人用“太腾挪”来形容自己的内心活动和生活状态。这里的“腾挪”可以理解为忙碌、奔波或者无法安定下来的状态,而“太腾挪”则强调了这种状态的程度之深。诗人通过这种表达,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莫待柳绵吹作雪,可怜桃叶去随波”两句则是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这里的“柳绵”和“桃叶”是春天的象征元素,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易逝。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一’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人生的思考。它让我们在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