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八首 其四

浅帻凉尊事已非,西风催换薜萝衣。
小山堂下旧人稀。
秋水满塘随鹭宿,斜阳一树待鸦归。
再来惟有梦依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十八首 其四》是清代陈维崧创作的一组词。这组词共十八首,每首都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详细介绍《浣溪沙十八首 其四》:

  1. 创作背景: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字位存,早年间被誉为神童,后成为康熙十八年的进士。他的词作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并自成一家,被后人广泛传颂。

  2. 作品原文
    西风催换薜萝衣。小山堂下旧人稀。
    秋水满塘随鹭宿,斜阳一树待鸦归。
    再来惟有梦依依。

  3. 主题思想:这首《浣溪沙》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情,表达了对过往人事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4.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陈维崧善于运用自然景物作为寄托,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出深沉的情感。他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5. 文化价值:陈维崧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他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历史影响:项鸿祚是继陈之后的另一位著名词人,他在《浣溪沙十八首 其四》之后,也有多部作品流传于世,显示出了清代词坛的繁荣与活跃。

  7. 文学地位:陈维崧的词作在当时及后世都有很高的评价,他被后人誉为“词中之龙”,其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所吟诵和研究。

  8. 读者群体:《浣溪沙十八首 其四》的读者群体非常广泛,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这些词中得到美的感悟和情感的共鸣。

《浣溪沙十八首 其四》不仅是陈维崧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更是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后世的人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