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蘋洲与菊潭,橹摇指点过溪南。
偶因兴僻闲锄地,便许心空老结庵。
索笑盏中游妙伎,放颠花里得真参。
眼无俗物身无病,密迩天倪仔细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仿佛蘋洲与菊潭,橹摇指点过溪南。
偶因兴僻闲锄地,便许心空老结庵。
索笑盏中游妙伎,放颠花里得真参。
眼无俗物身无病,密迩天倪仔细探。
过盛匏庵溪南新筑拈庵字’是一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题画·自题小像》。这首诗描绘了郑燮在溪南新筑的拈庵前作画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郑燮(1693-1765),字克柔,一字板桥,号梅村,江苏兴化人,为清中期“扬州八怪”之一,清代官吏、文学家。他的诗、文、书、画,皆极有成就,尤以书画闻名于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诗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风格质朴明快,语言通俗生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六分半书”、“板桥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过盛匏庵溪南新筑拈庵字
过盛匏庵溪南新筑拈庵字
溪南新筑拈庵字,
溪北旧居瓢泉居。
山色空蒙雨亦奇,
云霞明灭水烟披。
春风先到江南岸,
万树桃花映竹篱。
石桥一路踏青来,
野径无人草自齐。
闲看儿童捉柳花,
风轻鸟乱飞还息。
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见!
这首诗表达了郑燮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绘溪南新筑拈庵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展现了他对于和谐自然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