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鸳无梦揽芳年,愁在银蟾桂子先。
补遍西湖花五色,伤心可是女娲天。
和郑痴庵咏荷十绝 其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郑痴庵咏荷十绝其八》是一首清代诗人贺双卿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深情赞美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感慨。
贺双卿作为清朝时期的文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郑痴庵咏荷十绝其八》这首诗中,贺双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意象。诗中的“补遍西湖花五色”,不仅描绘了荷花色彩的丰富,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诗的开篇“痴鸳无梦揽芳年,愁在银蟾桂子先”,通过“痴鸳”与“芳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而美丽的画面,同时“愁在银蟾桂子先”则暗示着忧愁的存在。这种愁绪可能来源于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无奈或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紧接着的“补遍西湖花五色,伤心可是女娲天”,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悲悯之情。诗人将荷花的艳丽与女娲补天的故事相联系,既表现了对自然界美的惊叹,也体现了对造物主力量的一种反思。
整体上,《和郑痴庵咏荷十绝其八》不仅是对荷花美丽形态的赞美,更是一次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审美情趣,以及对宇宙间万物和谐共处的向往。
贺双卿的《和郑痴庵咏荷十绝其八》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更通过对荷花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的真挚流露。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值得人们细细品读和深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