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1一曲梦催残2,忆昔程门立雪寒3。
问道诚时传道易,受恩深处报恩难。
西风长笛离亭晚,连雨孤舟别路漫。
愿得明年春讯到,再随诸弟4赴骚坛5。
送别弼卿夫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费墨娟的《送别弼卿夫子》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愿。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送别弼卿夫子》是费墨娟在其短暂而多彩的人生旅途中所创作的最后一首诗作,也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这首诗不仅记录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复杂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诗中提及的“骊歌一曲梦催残,忆昔程门立雪寒。”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在离别之际对友情的珍视。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古代文人对友情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社会价值观念。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送别弼卿夫子》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用简洁有力的词句,如“骊歌一曲梦催残”和“问道诚时传道易”,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离别前的沉痛与不舍氛围。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同时也触动了读者的内心。这种情感与思想的交织,使得《送别弼卿夫子》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送别弼卿夫子》探讨了人生、友情和社会责任等主题。诗人通过离别这一事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长久不变的追求。这种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为诗歌增添了深度和广度,使其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更是一部具有哲学意味的作品。
《送别弼卿夫子》不仅是费墨娟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其人生经历和文化思考的总结。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