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离愁

客里莺花三月半,春光不似愁浓。
柳丝随处绿葱葱。
酒帘斜日外,渔市乱烟中。
多病文园兼作客,天涯信断难通。
可怜长夜正思侬。
寸心萧寺雨,残梦隔江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和离别在即的愁绪。下面将详细介绍《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1. 创作背景:《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59年左右,正值北宋仁宗时期。欧阳修经历了宦海沉浮,曾担任过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等职位。此词反映了他当时复杂的心境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 艺术特色:全词想象奇特,虚实相生。上片抚今追昔,下片抒写对朋友的情意,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全词更具层次感和深度,同时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3. 情感表达:词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旧以及对未来的忧愁。通过对“浮生”的感慨,表达了自己一生象飞蓬那样到处飘泊,同时通过与心上人的眷恋和难消的离愁,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深沉。

  4. 文学价值:《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特别是宋词发展的重要文献。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其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一位伟大文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通过学习这首词,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情感,从而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学的精髓与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