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良夜月华新。
舞罢争看垂素手,歌残未许啮丹唇。
妒杀是横陈。
恹恹病,憔悴度芳春。
何事窈娘偏薄命,多应小玉是前身。
缥缈梦中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江南好,良夜月华新。
舞罢争看垂素手,歌残未许啮丹唇。
妒杀是横陈。
恹恹病,憔悴度芳春。
何事窈娘偏薄命,多应小玉是前身。
缥缈梦中人。
《双调望江南 其四 为友人悼歌姬桐月》是董俞的作品。
董俞的这首《双调望江南 其四 为友人悼歌姬桐月》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歌姬桐月的深情怀念与哀悼。诗中的“江南好,良夜月华新”描绘了一幅江南美景与美好夜晚的画面,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背景。然而,随着歌姬舞罢后的场景描写,诗意逐渐转向了她的生命悲剧,“舞罢争看垂素手,歌残未许啮丹唇”表达了歌姬在舞会结束后,因疾病而憔悴的形象,以及她未能尽情歌唱的命运。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女性命运的哀叹,也是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董俞通过这样的作品传达了他对人间美好的珍视以及对不幸命运的同情。通过对歌姬桐月的追忆,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生命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认知和态度。
《双调望江南 其四 为友人悼歌姬桐月》不仅因其艺术成就而成为经典之作,更因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力量而具有永恒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