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春暮独坐

昼长人静小庭空。
暖烟浓。
锁帘栊。
枝上看看,新绿渐成丛。
老去秾华留不住,还剩得,几多红。
莺声只在落花中。
又随风。
过墙东。
斗酒双柑,欲听与谁同。
追忆旧游如梦里,无限恨,上眉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城子·春暮独坐”是清代著名词人万锦雯的作品。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暮色中独自静坐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创作背景:《江城子》是一种词牌名,又名“江神子”,通常用于表达一种深情或哀愁的情感。万锦雯作为清代的一位文人,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颂。此词作于某个特定的春暮时刻,此时自然界万物生长,而诗人则选择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中独处,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 词作原文
    昼长人静小庭空。暖烟浓。锁帘栊。枝上看看,新绿渐成丛。老去秾华留不住,还剩得,几多红。莺声只在落花中。又随风。过墙东。斗酒双柑,欲听与谁同?
  3. 主题思想:这首词主要描绘了春天景色以及作者在春天中的孤独感受。通过对“新绿”、“落花”等自然元素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状态,即孤独、寂寞与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4. 艺术特色: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莺声只在落花中”用声音来衬托环境的凄凉,“斗酒双柑,欲听与谁同”则通过对话形式增添了词的戏剧性和抒情性。整体上,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江城子·春暮独坐》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词,更是万锦雯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的体现。它通过简洁而又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瞬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