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枯荷

紫菂销香,红衣落艳。
独馀败叶当风飐。
可怜憔悴不禁秋,旧时颜色无人念。
暮霭初横,斜阳半敛。
一池碎绿萍飘点。
采莲歌断画桡空,小桥到处柴门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枯荷》是当代诗人程滨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荷花的孤傲与坚韧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关于此诗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踏莎行 · 枯荷》的作者程滨是一位当代诗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还涉猎文学理论和书法等多个领域。其诗作风格深受唐宋诗词影响,同时也融入了清人诗词的清新之气,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
  2. 诗词原文:一瓣清芬,满塘诗韵。亭亭不许微尘近。濂溪岂是爱花人,为伊断送相思分。莲叶承珠,莲房坠粉。莲心苦处君休吮。再无人制芰荷衣,明朝又向秋风陨。
  3. 诗词赏析:在《踏莎行·枯荷》中,程滨通过对“枯荷”这一意象的精心刻画,赋予了荷花以超脱世俗、坚毅刚强的象征意义。诗句“亭亭不许微尘近”,形象地描绘了荷花高洁的姿态,仿佛不愿让尘埃沾染它的纯洁;而“莲叶承珠,莲房坠粉”,则巧妙地运用莲花的形态与色彩,展现了荷花的丰美与娇媚。此外,“莲心苦处君休吮”一句,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荷花内在坚韧的精神,即使面临凋零,也要保持其本色不染,这种精神令人动容。最后,“再无人制芰荷衣”,不仅是对于荷花生命力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4.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踏莎行·枯荷》采用了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荷花的高洁、坚韧与诗人的情感世界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深邃的艺术境界。同时,诗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元素,也有人文情感的色彩,使得整首词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又蕴含深刻的哲理内涵。
  5. 社会影响:《踏莎行·枯荷》作为程滨的创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程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察自然、感悟人生的独特视角。

《踏莎行·枯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探索,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食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