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失村路,连畦皆水云。
蘋花不堪采,鸥鸟自为群。
我欲呼渔艇,相将荡夕曛。
美人在何处,一望碧氤氲。
莲池新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莲池新涨”是一首清代诗人童先登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细腻描绘。
从诗歌全文来看,“夜雨失村路,连畦皆水云。”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因大雨而迷失了归途,周围的田野都被雨水打湿,形成一片朦胧的水汽景象。紧接着,“蘋花不堪采,鸥鸟自为群。”描绘了诗人试图采摘蘋花却因为水势过大而不能得手,并且一群鸥鸟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嬉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物本能和生存状态的理解与感慨。最后两句,“我欲呼渔艇,相将荡夕曛。”表明了诗人心中的愿望,他希望能乘坐渔船在黄昏时分划行,去寻找那失落的爱人。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具有深远意义的自然画卷。它通过诗人的眼睛,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诗中的“水云”、“蘋花”、“鸥鸟”等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莲池新涨”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诗歌作品,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其深入的分析与解读,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手法,还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