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窗前月自明,静中时有暗香迎。
欲吹短笛还停手,恐惊花魂梦不成。
海棠下作三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棠下作三首 其三》为清代诗人程素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窗前赏月时,被窗外海棠的暗香所吸引,心生感慨。诗中表达了一种静谧而又细腻的情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诗的开头“伴我窗前月自明,静中时有暗香迎。”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月光洒在窗前,海棠树下偶尔传来阵阵暗香,让人感到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这里的“暗香”不仅是对海棠花的直接描写,也象征着一种淡淡的美和幽远的意境,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有生活气息又不失高雅情调。
“欲吹短笛还停手,恐惊花魂梦不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他想要吹起短笛,享受片刻的自在与欢乐,但又担心打扰到了海棠花的灵魂,破坏了它美丽的梦境。这种担忧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反映出他在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
“秋试离怀 〔程素绚〕 〔清〕 秋月涓涓正上弦,怀人况值晚凉天…。”这几句诗展现了诗人在秋天夜晚的思念之情。秋夜的月光如水般温柔,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想念。
《海棠下作三首 其三》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海棠下作三首 其三》是程素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度。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诗仍能引起共鸣,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