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窗前月自明,静中时有暗香迎。
欲吹短笛还停手,恐惊花魂梦不成。
《伴我窗前月自明》是清代诗人程素绚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和解读:
- 作者介绍:
- 程素绚,清末无锡人,幼即喜笔墨。受唐诗启蒙,成年后擅长吟咏,尤爱吹箫。
- 诗句解释:
- “伴我窗前月自明”:形容月光如陪伴者般明亮,独自照亮窗户。
- “静中时有暗香迎”:在寂静的环境中,偶尔可以感受到花香。
- 诗意赏析:
-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欣赏着窗外的景色。月光下,他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仿佛有花香在空气中轻轻飘荡。这种宁静的氛围使得诗人更加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月光、花香与自我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 背景信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往往有着浓厚的文学情怀,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而程素绚作为一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很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月亮和花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生活状态,也可能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常常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惑,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迷茫感。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详细解读,可以看出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