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章缦仙华工部

水部诗才花作骨,帝城风物雪催梅。
休伤缣素厄焚掠,且阅沧桑供酒杯。
邗上佳人应见忆,并州信使莫相催。
兴亡尘海沤相续,却是钧天梦易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章缦仙华工部》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曾广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

  1. 诗歌内容
  • 首句意象:首句“水部诗才花作骨”中,“水部”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某个地区或机构,而“诗才”则是诗人才华的象征。这里将诗才比作花朵,意味着诗才如花般绽放,美丽且坚韧。
  • 第二句主题:“帝城风物雪催梅”中的“帝城”指的是京城,象征着权力的中心。“风物”则指当地的风土人情,而雪与梅花相结合,传达出冬天的寒冷与春天的期待。
  • 第三、四句情感:“休伤缣素厄焚掠,且阅沧桑供酒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沧桑的感慨。通过“沧海桑田”这一成语,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据历史资料记载,曾广钧生活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动荡的社会变革,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和表达。
  • 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战争和动乱,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其诗歌往往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曾广钧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如“雪催梅”既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又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象征与隐喻: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手法,如将“水部诗才”比作花朵,将“帝城风物”比作雪中的梅花,使得整首诗富有深意且引人深思。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曾广钧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邃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历史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